莆田的中秋习俗,你了解多少?

莆田祭祀服装定做店-莆田祭祀服装定做

提到中秋习俗,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吃月饼、赏月,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莆田有一套非常特殊的中秋习俗,那就是送秋和拜秋。所谓的送秋,其实就是出嫁的女儿在中秋节前要给娘家父母送一些礼物,这些礼物大多是月饼,板栗,香芋米粉等等,而拜秋则是带着礼物去亲戚朋友家拜访

一、送秋

妈祖的故里就在莆田,所以这里中秋节可不仅仅只是吃月饼这么简单,还需要送秋。这里也被称为侨乡,多数家庭在海外都有亲戚,这些亲戚会提前带着礼物回乡,向自己的父母长辈问安,一起度过中秋这个团圆的节日,而已经出嫁的女儿,则要提前给娘家人准备好礼物,在中秋节前夕送去,而这些礼物大多都是莆田非常有名的特产,比方说新化米粉,猪蹄儿,白果,月饼,板栗等等。猪蹄儿是众多礼品中的必备物品,而且也是有讲究的,男孩子会用前腿来代表,女孩子则要用后腿来代表,所以女儿一般都会选择送后腿,送猪蹄也就寓意着今后会经常回来看看父母。

二、拜秋

拜秋也就是走亲访友,一般都会带着和莆田相关的特色礼品以及月饼,去亲戚朋友家拜访,而亲戚朋友同样会礼尚往来,拜秋会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人情味儿,体现出过节的感觉。

三、美食

莆田的中秋节也有很多独特的美食,比方说必吃的芋群米粉炒。这道菜的用料非常丰富,把五花肉,芋头,干贝,香菇,肉丝等等食材全都融合在一起,肉的香味渗透到芋头当中,肉不会感觉到油腻,而芋头则香味十足,吃过一次就让人难以忘记。这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道菜,中秋节餐桌上的必备品。

莆田的节日风俗

莆田民间节日的奇特习俗

“做大岁”

莆田民俗,正月初四夜,要跟除夕夜一样过,名曰:做“大岁”。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至今莆田群众仍沿袭这个风俗。正月初二不串门

农历正月初二日,是莆田、福清两相邻县份的禁忌日。此俗亦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间,倭寇进犯莆田、福清,两地被杀者众。戚家军打赢倭寇后,出外避难的老百姓纷纷回家探望,大家悲喜交集,既为生者幸存而庆幸,又为者不幸而悲伤。初二日,许多家庭忙着为者料理后事,串门的都是来吊唁之人,因此初二串门就成为不吉利之事。后来就把这一天定为“探亡日”,每年这一天互不串门,即使是至亲,也不例外,只有居丧之家才允系友上门,以示对难亲人的哀悼。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系友家拜年,初二日就不必忌讳。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的春联均为一色通红,唯独莆田春联的联头上多了一截白额,红白相间,格外醒目。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为粉饰太平,强令家家户户贴上红联。人们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悲。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以后沿袭为例,流传至今。

“耙鼎”闹元宵

在莆田一些地方,当迎神队伍经过他们的家门口时,就把煮饭的铁锅端出,倒置地上用锄头把锅灰“耙”掉,这时,全村充满“几查、几查”的声音,其意一则驱邪,二为纳福。这个习俗据传是在元末明初,有一对年轻夫妻流落在外,因闹元宵的迎神队伍经过自己寓居的家门时,没钱买鞭炮燃放接驾,只好将耙锅发出的响声权充鞭炮声以表示虔诚。年过一年,他们的家业越来越大,人丁越来越旺,把这归结为耙锅声感动了神明而赐予洪福,于是元宵耙锅迎神便被他们看作是一种吉利的举措并广为流传。有的地方还有定例:在大年三十把铁锅底的锅灰耙干净后,必须等到元宵节才能再耙,否则来年会没有财气,如今老百姓生活提高后,逐渐用煤或液化气当燃料,这一奇观也就少了。中秋节吃芋头米粉

在人们的印象中,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这一天,中华民族习俗是吃月饼、赏明月。但在莆田,特别是农村,过去吃月饼并不很流行,是夜,家家户户却都要吃芋头炒米粉。这主要源于莆田方言的“芋头”与“熬”谐音。过去人们生活艰辛,吃芋头炒米粉表示“熬一熬”就到“头”,以寄望来年时来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