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位写一篇旅游方面的文章,文章里要有网络流行语,最好是原创,传载也行~~

江油哪里有定制西装的店-江油哪里有定制西装的店铺

5月上海四美女玩转成都—九寨沟自由行归来攻略

我,我小姑,我妹妹。我妈妈。4个美女。4个不同的思想。唯一一次一致决定前往四川的九寨沟旅游,我妹妹还在念大学,在这个6月她即将步入社会。考上了CA的空姐,但是还要经过一系列的在职培训,才能最终确认,不过家里已经开始为妹妹庆祝了。说实话我们家基因还真是怪。我父母都是不超过1米7,我就1米58的个。我妹妹居然1米75的个。算是奇迹吧。其实我前男朋友现在正在四川读研,在那边呆了快2年拉,据说他以后会留在成都,对成都的印象还是比较好,以前我在他的引导下,对成都也是有着非常好的印象,虽然我和他分手了,但是我和成都就像初恋的人一样,虽然基本属于少到成都。大大小小有3次吧,但是每一次的感觉特别的不同。感觉更休闲了。如果以后我妹妹也飞成都这条线就太爽了。

好拉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吧。

妹妹属于白痴类,互联网上的东西除了SHOPING 淘宝。估计其他就只会偷菜。我妈妈也不能指望,只会偷菜,可是我工作太忙了,上班又不允许浏览网页和开QQ。只能登录MSN,连农场的菜都开不了。估计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成都找男人的原因,非常休闲的城市,不像上海这么紧张。至少在你上班的时候不会限制你开网页,你在成都会看见大街小巷的茶馆永远是坐着那么多人。老的。大的。小的,少的都有。他们对生活的态度真的是该我们学习的,永远是那么的悠然自在,虽然经历过地震,很多磨难是我们不为人知的,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在到处都上演跳楼惨剧。成都一例也没有。是不是值得大家思考了。。。

我小姑负责这次九寨沟之行的计划。小姑和小姑父离婚两年多,期间不少和男人好过,但是基本属于前奏较好,无结果类型的,所以一直和我们住,她把小姑父留下的几套房子卖了,名副其实的小,现在过得挺好,家里就奶奶需要人照顾,结果老太太去世博会入选了自愿者。也挺好的。这样才给了我们这次出游的机会,小姑是复旦大学学计算机的高材生,对互联网非常熟习。小姑至少打印了50张四川的旅游攻略来给我们。其中有20页都是成都的吃的。其实我偷笑。问我男朋友不就行了。还需要大费力的找吃的地儿。有十页是讲的成都购物,有15页大约就是讲的九寨沟景区攻略,5页是成都的旅行社。我笑小姑说还挺细心。不叫她去做人口普查的工作太浪费人才了。在1个周末我们宣布决定这次九寨沟旅游就走自由行,不参任何团。因为四川旅游资源固然是好,对于走过很多个国家的小姑来说,对旅行社已经不报太大希望。其实都知道我们上海人比较细心。比较注重细节。小姑在比较了众多行程之后。决定选择四川自由行老李的线路。网上好评挺多。事实证明了我们这次选择是对的。那么我下面将给大家拟一份真正到四川游玩的攻略。希望对你们有所参考

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篇:

曾经有人说在飞机上就可以听到成都人的笑声和麻将声,最开始我还以为是成都人嗓门大,到了成都才知道是因为打麻将的人多了。一般下午到处可见,比较休闲。由于来个成都3次,轻车熟路的,奔向机场大巴处,可是我们有4人,还是选择了TAXI,因为坐大巴是10元外加2元保险,4个人就是48元,然而我们乘坐TAXI到市区仅需50元(到成都前并未告知道男友,想给他惊喜)。知道成都有三环路,机场则在三环外,可想而知,机场到成都市区有多近,上海TAXI你打个50元,能从东方明珠走到南站都不错了。抵达市区后我们入住了姑妈千挑万选的一个酒店,在春熙路上。叫百丽丝汀,号称四星,条件却是一般,费用228元一间。我和妹妹1间房,小姑和妈妈一间房。春熙路是成都的一条商业街,就跟上海的南京路一样,而成都还有一个盐市口跟上海的淮海路差不多。离得都不是太远。而且春熙路上美女特别的多,无论是身材还是长相以及穿着,他们都特别的白,白得我们很羡慕。连小姑也称赞,我们的身材在上海算是好的吧,但是在春熙路就相形见拙了。成都出美女早有耳闻,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春熙路商业街可以看到性价比高的uniqlo之外,在王府井和太平洋里还有Zara和H&M的牌子。就连盐市口Louis Vuitton和Gucci也有超大型的1个专卖店。这说明成都已经属于时尚的非常之都,相信仅需10年就能发展成为媲美咱们上海了国际大都市了。在春熙路到盐市口那一圈子都属于成都比较繁华的市中心。各大商场都有:王府井,太平洋。家乐福,伊藤洋华堂。北京华联,成都茂业百货。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再过去1点就是四川科技馆。门外有一个非常应用伟大的毛爷爷的塑像。天府广场是成都证明它独具休闲魅力的1个展现。非常大的1个广场,至少可以容纳上万人,晚上的音乐喷泉非常吸引人。我和妹妹分别把倩影留在了哪里。有图为证。哈哈。而且离传说中的武侯祠也不是很远,打的仅需12元钱。

成都市中心美食篇: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春熙路上的1家叫绿满家的自助火锅。这是成都给我印象最差的吃东西的地儿,当你走在春熙路北段的时候有N多人发传单给你,从韩国料理,到日本料理。到火锅。最终我们选择了看起性价比较高的火锅店。29元每客。随便吃。当我们走到三楼的时候。就叫我们掏钱买票。这个跟咱们去吃喜酒还得送礼貌似一个概念,当走进三楼大厅的时候,哇塞,那么多人,成都人太厉害了,妹妹不由得发出怪叫。然而3楼已经没空座。服务员叫我们上5楼。我们找了1个位置坐下。看见台子中央放着很多种菜。但是看着都不是很新鲜。估计是便宜的原因。5楼也还是很多人。我和妹妹从没见过这样的吃饭场面。小姑说真比她结婚那天人多。我们去拿盘子夹菜基本是挤不到边的。而服务员操一口本地腔。完全听不懂什么。郁闷。等他们轮番上阵后,我和妹妹终于找到一席之地拿菜。顿时傻眼了。全是荤。鸭肠啊,心子,鸡肉,毛肚之类的。看着也不是很新鲜。没敢多拿。吃火锅发桌子全是油迹。服务员擦了三次都擦不干净。加上人多。连空调都没开。热人了。那顿真是吃了反胃。以后大家看了这个绿满家就千万别去。

当然春熙路还是有很多好地儿的,比如说众多知的龙抄手。妈妈的最爱。小姑的最爱。妹妹的至爱。而我的喜欢。1个套餐28元,12碟东西,超值。什么小吃都能尝遍。人也是超级多。在春熙路的中央,有一座老先生的塑像。旁边就是haagendazs的专卖店。离得不远还有DQ。我喜欢吃DQ。妹妹也是。,因为含的热量不多。是咱们美女解馋减肥的好冰淇淋噢。而且还是在成都吃,感觉比在上海好很多,至少不压抑。在太平洋楼下有出名的夫妻肺片。赖汤圆。韩包子等。非常出名的。大家注意拉。在这个时候我即将给大家推出1个好地方—老妈蹄花。太好吃拉。就在春熙路南街倒右手的1个小巷子里。我和妹妹是逛街时候,找不到回酒店的路了。然后瞎转无意发现的。门口就香气逼人。就一贯不喜欢油腻东西的妹妹都撑了两只猪蹄儿下去。吓人吧。尤其是那个沾碟。老板秘制的。用九个字形容“香喷喷,味浓浓,辣呼呼”。1只12元,卖得不贵。该店还有很多好吃的。我们在成都住了3天。拉老妈和小姑来吃了3次。可是小姑不喜欢。唉。80后和70后的差距。。。。

九寨沟旅游篇:

其实看了很多携程上发的游记,无形中已经对什么样的游玩方式已经了解。自由行。小姑选的。咱们怀着非常熟习的心态抵达了网上报老李自由行所在的旅行社,签约付款。一条龙服务。注意:别刷卡。因为有百分之一的手续费。还享受了老李的成都口头游玩攻略十分钟介绍。有意思。我觉得他长得像熊猫。加上一副黑眼镜。而妹妹说他像松狮。看到就想蹂躏一样。真是有受虐的资本。好了转正题吧。

咱们是4人单独给派了1个小车。一个尼桑的车子。不知道怎么念。车尾箱后面有TIDA的字母。车挺宽敞的。因为小姑我和妹妹都不胖。坐后排一点也不拥挤。司机是我们约好在我们所在的酒店接的。7点30分成都出发。路过了江油县(李白故居)。司机为我们停车看了地震遗址。北川的新县城就在成都去九寨沟的路旁。恢复得真快。小姑父曾经还捐资了100万给北川盖学校。估计到现在他也不知道北川会发展成这样吧。去九寨沟的路全是盘山路。路况还是不错。不像传说中那么差嘛。我们下午3点40分就抵达了九寨沟。中途吃了1次饭。上了厕所2次。那厕所我不得不提。可以称之为厕所之霸。男孩子好像是站着撒尿的。估计还没什么关系。要是女孩子就不行了。没有刘璇**的本事就别上厕所。两根平衡竿式的横放着。人踩上去。中间是空的。把握不好平衡非摔在粪坑里不可。还收1元1次。体验太深刻了。妹妹见状硬撑至酒店。我们住的是草根人家的新店。蛮干净。有热水。就是感觉比较冷清。估计是新店的原因吧。老板新店才开业两天,接的一般都是高端客人。哈哈哈哈。我们还算上高端了。牛X吧。。

通过小姑的努力,看了攻略后自认为九寨沟对我们来说应该是轻车熟路了吧。可是翻开小姑的第一篇攻略写的是。“由于九寨沟临时买票人数非常之多,排队2小时以上,建议提前1天晚上买票”。鉴于此,我们决定派出代表前往九寨沟风景区买票。说实话坐了1整天的车子。都非常累,。没人愿意跑。最后老妈的鼓励下。牺牲了我的休息时间。我和小姑到沟口买票。当时时间是4点30分。我和小姑高兴极了。去就买到了。又没排队。感觉特别幸运。回酒店仔细一看。立即晕倒。傻眼了。咱们买的是当天的票。而不是第二天进沟的票。天哪。880元钱哪。太可惜了。电话至老李处。询问解决办法。最后通过他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把4张九寨沟门票换成第二天的。把咱们的小姑气疯了。攻略害人啊。幸亏补救及时。否则悔之当初啊。15页的攻略一开始就跟我们来了1个下马威。

早上八点四大美女来到九寨沟大门口。不用说。合影留念一张,大摆pose,80后的标准照相姿势剪刀式。70后标准照相姿势稍息立正势。老妈就无奈式。门口观光车大大小小20来台。感觉九寨沟非常气派。上车,车上有穿着藏服的讲解员。普通话不是很标准拉。我们的第一站是火花海。第一次看见那么蓝的水,车上的人都一片哗然,然后到了树正寨。我们选择是直接坐到原始森林的,小姑说攻略上是这样说的,然后一直从原始森林走下来,箭竹海—熊猫海—珍珠滩—静海—树正寨。

中午吃饭,有1个叫诺日朗的服务中心,到了中午12点简直是人山人海啊,自助餐现在50元-70元,好像还有10人可以包一桌的那种服务。我们4人点了4个70元的。一句话。足够填饱肚子。。我和妹妹确实走不动了。老妈和小姑体力好。估计这个跟他们平时出去跳舞有关系。像我们这样的办公室女人基本上缺乏锻炼,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磨磨蹭蹭下午2点才从树正寨的诺日朗中心出发,前往那个叫则扎洼沟,就只有上季节海—下季节海—五彩池—长海,途中路过一个什么爱情崖。又是一段传说中的佳话,估计就跟董永类似的感觉,要是到了现代—还是俗称犀利哥吧。。哈哈哈哈.

大约下午4点30分我们按照约定前往树正寨沟内住宿藏民家,外面看着很冷清,没想到进去后,里面是豁然开朗,好多人。我们知道这些人都是为了逃门票而住的。我们也一样。因为攻略上是这样说的。藏民家条件没热水。还是两人一个房间,晚上有免费的晚餐吃,但是洗澡都没办法。看着挺干净的。但妹妹说,真怀疑这些床单是否换过,睡觉的时候没敢脱衣。合身而眠。。早上6点起就被藏民家做早饭的声音吵醒,免费早餐,馒头,稀饭,咸菜,那咸菜的味道怪怪的,而我们更为奇怪的是,藏民大清早的拿着当地名叫青稞酒的在饮。好不痛快。。。。

吃完早点后都7点半了,。还是得呆在藏民大爷家。因为房东说了,8点才开大门,你7点就在沟内了,那也太明显了。哈哈哈哈哈。我们磨蹭到8点出来,结果一下来就碰见三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工作人员。小姑说,完蛋了。得补票,严重得罚款,因为攻略上是这样说的。没想到的是只叫我们补了第二天的观光车费90元而已。幸运啊。。此次之行感觉有贵人相助,哈哈哈。但是那工作人员说了从6月1号开始抓1个罚款补门票。吓人列。。反正被抓到感觉总不是很爽的。有些影响心情。玩树正沟,—老虎海—火花海就没海子了。就可以出沟了,但最后小妹神经说还想去树正瀑布看看,拍几张靓照。因为昨天实在太累了,没体力拍。在这里忠告大家,1天九寨沟真的是不够的。,必须两天。否则只能车观。当然能不住沟内还是不要住的好,毕竟逮住了影响心情啊。还得罚款补门票。太费力咯。。

我们第三天中午出的沟,都感觉很累,吃不下东西,买了点KFC。就回酒店。价格是上海KFC的两倍。下一站是黄龙风景区,看了那些摄影家的对黄龙很是向往,但是在草根人家碰上那些飞机进来的,先去黄龙的,都说建议别去。因为最好看的五彩池真没什么水。花200多元钱非常不划算。很是后悔。原本加上我们四个美女的体力已不支。决定放弃黄龙的游览。第四天直接从九寨沟返回成都。由于少了黄龙景点,觉得还是很遗憾的,但是我们几个都是喜欢听别人话而做决定的人,我们让老李得从新给我们安排。最后老李答应送我们去成都的都江堰。原本是不同意的,加上中途我们对司机比较好,还给司机拿了200元的餐费。司机很高兴的。我们对老李一共使用了三计:苦肉计,美人计,挑拨离间计。最终我们获胜。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总结一下:此次四川九寨沟之行还是很完美的,不跟团的感觉真好,但在成都市中心春熙路上住宿比较吵,价格还很贵,不是很推荐噢,九寨沟内住宿比较影响心情,铁定被抓,就看他们是怎么执行他们的政策而已。能不住就不住吧。我们在成都呆了好几天,去了很多地方,周边古镇的黄龙溪-洛带等,文章里没写,确实对不住大家了。真的太忙,凌晨加班写的。明天又得上班了。我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很感谢给我们提供游记攻略的朋友。为了大家顺利出游,我也尽一份勉力而已。谢谢大家支持。。我爱我的妈妈,我的小姑,我的妹妹。加油。加油。加油。。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经典读后感10篇_读后感_名著读后感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是一本由吴鸿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5-11,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一):小馆子里有大文章

苍蝇馆子这种叫法似乎只存在于四川,但是即便第一次听到这个叫法的人也很容易理解个八九不离十,就是那种街边巷角的小餐馆,装修不讲究,卫生较为抱歉,没什么档次,更不会有人坐在里面讲品味。尽管看上去如此但是味道却别有一番风味。这种小馆子一般品种不多、创新不够,更不会请人做宣传做推广,能够遗留下来并且拥有自己的“粉丝”,完完全全是靠的“味道”,这是真本事!

个人也是比较喜欢有特色的小餐馆,不长时间就会想去外面解解馋,想的不是西餐、韩式料理,也不是服务员全称伺候的酒店,而是小馆子,哪家的烧麦好吃,哪家的炒面够味,哪家的水煮鱼最过瘾,这些心里面都门清!不管是出差还是旅游,只要有机会,就会寻找市井气息最浓厚的地方转转,往往能吃到很棒的特色小吃,每当这时候,不仅仅是味蕾,连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满足和得意!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最让我心动的不是可爱的大熊猫,不是诸多如九寨般的美景,而是川香十足的美味。《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中记录了40家四川苍蝇馆子的招牌美食,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照片,再加上作者关于做法、工序、用料的介绍和超赞的味觉体验的描写,直叫人咽口水。除此之外,本书还附有成都苍蝇馆子50强的名单,可谓是一个为吃货们量身定做的超级菜单,又像是一本美食秘籍,如果“好吃嘴”们也有江湖的话,想必这本书也会招来一阵血雨腥风,引得大家争夺。

物以稀为贵,反之亦然,在满大街都是美食的四川,要想“贵”到唯我独尊,就得有特色,有味道!不得不说作者在选馆子这件事情上还是非常敬业且颇有水准的,不仅走遍了大大小小的苍蝇馆子,还把多年来体验苍蝇馆子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下来。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读者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哪家的肥肠好吃、哪家的火锅有特色、哪家的菜百吃不厌,更多的是从中体会到作者与朋友们的幸福的觅食经历,从而产生要去享受四川市井生活的冲动和向往,这就是苍蝇馆子的味道、苍蝇馆子的魅力!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二):苍蝇馆子的特色一样精彩

给吃货一个定义:贪吃的人,指就会在家赖着,光吃不干活,不会赚钱贴补家用。错!我要与大家说的吃货是喜欢吃各类美食的人,是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美食客、美食家。这也不足为奇,其实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吃货,每次在一起谈论时,他总能说出几个比较有特色的馆子,几款有特色的菜肴,弄得你抓狂,非想尝尝不可。不过我真不是吃货,如果你问我哪里有美食,那你得失望了。

我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位吃货,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叫《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他的名字叫吴鸿。首先要与大家说说两个概念,一个是舌尖上。《舌尖上的中国》大家都很熟悉吧,专门介绍中国各地的美食,通过不同地域的美食,又介绍了不同地域人的生活习性,自然文化。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让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正是如此,才会有一种舌尖体的诞生,可见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喜欢程度。所谓的苍蝇馆子,自然是一些城市街巷边边角角的小饭馆。里面的东西或许不是最好吃的,却一定有着特别的味道。它的环境或许无法让你满意,但是老板一定最亲切,菜价一定最便宜,厨师一定最卖力。当然这里最有意识的一定是三三五五的人,大块朵颐吃得酣畅淋漓的画面,甚至还会高声讲话,无所顾忌地大笑,这就是苍蝇馆子的魅力所在。而成都人将其发扬光大,他们喜欢把味道不错,但环境很破的小餐馆叫苍蝇馆子。苍蝇馆子小如蚊蝇散落,店铺绝对够旧、够破、够简陋,但是不管那苍蝇馆子巷子有多深,门脸有多小,四川人都能象苍蝇一样,追逐着味道找到这些不打广告从不宣传的小店。苍蝇馆子虽小,但开着宝马奔驰,穿着西装革履的精英和穿着粗布背心的工人们同踞一隅,坐在破破烂烂的桌椅旁一起品尝美味,这也算是一个奇景吧。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如曹家巷明婷饭店、奋进小院坝土碗菜、百家南街莫家牛肉馆等等散落在四川的苍蝇饭馆,与一些吃货们分享这些饭店的招牌菜,经久不衰,让人留恋的口味。其实我一直想能够将一些穿着西服,开着大奔的人都吸引来,与那些所谓的底层人一起抢夺美食,甚至不怕丢了自己的身价,真不容易。要知道人本没有三六九等的,为何大家会觉得穿西装,系领带的人就应该出入名贵饭店,去吃山珍海味,而不应该聚到市井小巷吃廉价食物呢,可见我们自己就把自己分了等级,对于美食而言,不管你这里环境如何,吸引大家的都是味道,那种无法忘怀的味道。

关于吃,大家肯定都是各有各的见解。我也一样,这本书中介绍的一些菜肴有的我是不喜欢的,作者也说了,去这些地方吃饭的人,不都是奔着一种特色去的,或许你不喜欢吃这款,但你肯定会被另外一款迷住,总有一款会让你流连忘返。这让我想起小的时候去还挂着幌子的小饭店吃的烧麦了,那是我第一次吃烧麦,现在想想还流着口水,因为后面也吃了不少家店里的烧麦,都不觉得有多好吃,我想可能是时代变了,也或许是没有了那时的心境,但是现在要是也能找到那时的感觉,一定会很兴奋,这就是吃货的心态。

不能再写了,有些饿了。现在想想不能总看这样的书,看过之后兜里的银子直往外蹦。开个玩笑啊!勿怪!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三):生的恣意 食的鲜活

记得几年前看《非诚勿扰》的时候,有个胖乎乎的男嘉宾的愿望是找到一个可以和他一起吃遍所有美食的妹子,相携一生。这个愿望朴实的可爱,又幸福的一塌糊涂。相信每个“好吃佬”都有这样的感受,最幸福的莫过于有人陪你一起吃好吃的,最难过的莫过于吃到绝妙美食,却不知同谁分享。

吴鸿就是个幸福的“好吃嘴”,他总能找到一帮志同道合的“好吃嘴”去吃,去乐,生活中的朋友也好,网络中的朋友也好,如何相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有一颗虔诚寻找美食的心和无数身经百战精准无比的味蕾。吴鸿在《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里介绍了四十道好滋味的菜,以及记忆里和这些菜有关的故事,我们在文字交错间,看见了白腾腾上升的雾气,听到了笑闹唱骂的声音,闻到了麻辣冲鼻的川香。不管这些小馆子是不是有名,经这本书一记,一定会更加有名了。但愿这些苍蝇馆子能永远保持这份寻常市井的烟火之气,合了本地老人儿们的胃,也让我们这些外地人,都有机会在某一日进川寻访,一解心头馋。

拿到这本书,我跟同事俩凑一块看,我看文字,她看图。她指着菜的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我犹豫了会儿,大概是这个,哎呀,又好像是那个,哎呀,作者也不在下面标一下,臣妾实在是对不上号啊。苍蝇馆子重味疏于形,有些菜色对于我等外地人来说,实在是除了红油浓汤,看不出来里面都有些啥。不过对不上号也没关系,她继续看图,我继续看字, 居然也能看到馋虫外冒,遂开始考虑起请假去四川玩的事起来。果然能够成行的话,即使不带护肤品化妆品漂亮衣服,也是一定要带上这本书的。

提起四川,联想到的就是麻辣鲜香,是个好吃的地方。当地人管味道道地的小馆子叫苍蝇馆子,作者在后记里详细分析了一下这一叫法的来由。其实拥有众多苍蝇馆子的美味城市在中国还有很多,只是叫法不同,比如我大武汉,各种好吃的也是数不胜数。四川人把爱吃之人叫做“好吃嘴”,武汉人则是亲昵的叫成“好吃佬”。在武汉,做餐饮容易赚钱也容易赔钱,一家好吃,天天门口排长龙等翻台一个小时也不稀奇,专程从汉口到武昌就为了吃一顿的也是常事;隔壁家难吃,对不起了,从开业到关门,也就不过个把月。一家门庭若市一家冷清到招苍蝇,现实就是这么 *** 裸的打脸,好吃佬们也就是这么认真。

私认为,一座充满“好吃佬”的城市才是一个生动鲜明的城市。你可以笑她不够精致,可以说她太市井,可以嫌弃她不够光鲜,却无法否认她的生机盎然。生活生活,本就该是生的鲜活,如果不能在香气蒸腾中大快朵颐,不能给予身体最基本的抚慰,又谈何生活。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四):在成都的一定看看

虽说美食书已经成为像侦探小说一样的类型文学,写作方式十分固化,但这本书我还是老早就想买了。

无它,毕竟我就在这儿,耳闻目染,看着亲切,来个按图索骥也不是没可能,尽管我并不是个爱吃的人,估计也就看看,看着就饱了(非贬义)。

苍蝇馆子这个说法我是从海龟那儿听来的,以前并不知道,四川人从河北同学口中了解四川方言,也是极惭愧。

书看了一大半,作者写法非常随意,就是日常里短,叽里呱啦,吃友、菜品、味道巴拉巴拉,这些店所在位置我很多都去过,是在地图定位后才发现原来我去过。

就我个人感受来说,尽管作者写了这么多篇,其实味道都差不多,川味的味道差别实在不大。

吴鸿先生是出版人,就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可惜英年早逝,前阵子的事(2017.06),和吃有点关系,并非我不积口德,而是吴先生自己在书里说的:“住过医院,知道身体不好有多苦,全都是好吃惹的,自然不敢大意了。”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五):川菜小馆子吃喝攻略

川菜小馆子吃喝攻略

读《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by烟波浩渺1980

一看本书名,一定是被“苍蝇”二字所困惑,流沙河在前言中解释:书中的苍蝇一词是成都人的谐谑,自占地方,不让你来贬损,亦智慧也。作者吴鸿选的苍蝇馆子,即旧时的红锅小馆,店堂窄,地上脏,桌面腻,菜品精,价钱廉,味道好。这便是本书中的主题。

凉粉、肥肠、蹄花汤、豆汤饭、冒菜、沙县小吃、农家菜、羊肉汤、鸡汤还有私房菜等等,不知道为啥,这些菜沾上四川的二字就让人流口水,馋的要命。

对于热爱辣味的吃货来说,这本书是绝对没有抵抗能力的,仅是书名就已经打败我。请原谅书名党的存在!书名取得好,一眼就勾人,可以分辨清书中的内容写得是什么。本书完全可以当做美食攻略和地图使用。到哪里吃,点什么招牌菜,这菜的前世今生都是清楚明白的展示。但是作为游客来说,想吃完书中介绍的馆子,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也很难。这就是不是本地人的悲哀。

对于四川我也并不陌生,每年都回去重庆玩上两三周,总会抽出三四天时间去四川耍几天,名胜古迹+美食是必游必吃的。一下火车就会闻到浓浓的火锅牛油味,在四川吃就是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没法逃脱。朋友都会问我四川好不好玩,我的回复必然是:好吃。旅游时也会拍回来很多美食照片,更更美食博客,但都是浮于表面的“好吃”、“还想再吃”的层面上。对于吃货来说废话别多说,菜端上来能想着先拍个照就不错了,没直接吃就算是万幸了。

本书我主要关注的是书中美食,到底作者写得如何,反而不是那么在乎。然而作者号称是“好吃嘴”,吃遍四川最有代表性的苍蝇馆子。这浑身散发的就是 *** 辣的味道,这文章、这、这情感、这经验都是靠“吃”出来的。

个人感觉写美食非常“沾光”,因为很多人没吃过,又想吃的想法;很多人吃不到,又非常想去吃。于是写文得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作为热爱麻辣口味的人来说,四川简直是吃货的天堂。只要不怕长肥,只要肚子得空,并不需要花很多钱钱,就可以满足嘴巴吃吃吃的欲望。

作者吴鸿的文不会给人浮于表面美食介绍的感觉,读其文章就能明白他作为资深吃货身份,绝没有夸张。对于本地各种小馆子的吃吃喝喝,他绝对不是只吃过一次两次,而是吃过很多次,甚至了解这个馆子的历史渊源,更乐意与店家攀谈,询问制作窍门和秘方。即使店家有所保留,也会让你觉得他可以了解其中的配料大致是什么。

同时作者也会科普川菜惯用语言和俗语,例如:鲜椒跳,关键是跳字上,跳即跳水,是自贡一带的叫法,如跳水泡菜,成都叫洗澡泡菜,指泡菜的时间不长,一般只是隔夜,能保持蔬菜的鲜嫩而口感清脆。

在四川话中很多叠音词,在书面很难用文字表现出来,作者在普及川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作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就可在书中体现出来。例如:老四川旧时顺口溜“稀饭干饭茫茫,肥肉瘦肉嘎嘎”。茫茫是饭,嘎嘎是肉的统称。是四川人旧时对小儿们说的话。吃茫茫吃嘎嘎,小儿们一听有嘎嘎吃,必定欢天喜地,大人也跟着开心。“茫”和“嘎”两个字是音,正确的写法肯定不是这样写的,怎么写,问我,我也不知道。

这个听方言的音写不出字的现象,在那个省都会有,多数人都可以理解。关键点在于作者释义能力,这点书中的释义完全没问题。

对于我这种外地来的游客来说,川人特别热情,如果有问路的需要,他们一定会很热情给你指路。但是于我认为,四川话相当于一门外语,虽然他们很好,努力的讲“川普”,可惜我还是听不懂,真是无比惆怅的事情。除了热情还表现在实诚上,他们并不会听你的口音欺客,给食物涨价或者少放材料,即使不好沟通,只要按图和文字指照来,人家上什么菜给你也上什么菜。对于吃,四川人那真是没有再认真和讲究的了。吃在四川这话诚不我欺。

对于我这吃货来说,心中生出百般感叹,下辈子好想嫁到四川去,要是淘宝再能快递包邮就好了,完美!

2015年11月19日星期四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email protected]。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六):怪诞名字的背后

前一段时间看陆文夫的《美食家》,见他详细地剖析苏州菜的结构,无论每一步都是细有讲究,不禁对食物提起兴致。特别是看到他写的-----世界上的事往往是会做的不如会吹的,会烧的也不如会吃的时,更是对食物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感。不管怎么说,每次看有关食物的文字,总是有一种琐碎、平淡之感,想必这正是生活独具的味道,吃到最后,一丝甜意润喉。吴泓的这本书亦是如此,我是被怪诞的书名吸引过来的-----《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不得不说,作者吴泓实在是从热气腾腾的食堂里走出来的人物。

他像个孩子似的对每一顿饭菜充满新鲜感,记住它们的名字,并且拍出好看的照片,在书中,他没有提起食物的做法,他倒是细腻地写出自己的口感,各有味道且各有脾气,这就是苍蝇馆子里的食物。苍蝇馆子,卫生条件不好,没有精美的装修,然而食物的味道却是好极了。序言中,美食家袁庭栋已经揭示了该现象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做饭的人对食物有感情、用心,他们会分析食者的口味,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如此情节并不会产生动人的故事,所以书中没有关于食物戏剧性的情节,作者只是记录下来他和朋友们的觅食生活,其实就藏在点滴间,就发生在苍蝇馆子里。

要完全承认书中没有故事性,我也是否认的。例如,在吃黄吼火锅之前,左老师,即火锅店的老板,会向作者一行人,询问“食者中是否有老人、小孩”一事。问其原因,左老师这样解释,“如果有老人和小孩,我就要把味调得淡一些.....老人一般都要吃淡些,娃儿不能吃太重的味。年轻人就是要味浓些,淡了吃起来不过瘾。”这些事件,其实就是故事。厨师了解食者的口味、健康后,才能为其更好的呈献食物,这才是厨师该有的品质,而他们呈献出来的一碗水,或者一道简单的饭菜,亦是他们的心意。如此举动,贴近人心,苍蝇馆子想不受人欢迎,都很难!

作者也不太喜欢餐馆卖故事。我猜测原因:馆子负责给食者提供美食,食者只管吃,吃出来的饭菜味道才是真实可信的。一旦有了情怀,对食物的味道也会产生变化。食物的味道也会自发性的“变质”。不给它增添故事和情怀,还原它的本来口味,这是食物与味蕾的相处之道。我们这些食者,需要给味蕾空间,需要去了解、亲近厨师的心意。如此,甭管苍蝇馆子多拥挤,吃的整个过程,也会舒服开心的。

当然,作者吴泓如此了解苍蝇馆子,他也是非常了解食者的。他知道“成都人的嘴最挑,做餐饮要不断地革新,改良菜品,新鲜稀奇的吃食是成都人的追求。”所以,他们这些食者,觅食的过程,也看得有趣儿。只要大伙都想吃好的,不管多远,不管识路与否,都会驱车前往。一旦爱上了某样食物,一有机会就找去吃。吃过的菜,过了那么多年,也还记得。

在书中读了太多关于苍蝇馆子里的美食后,深深地了解了食者爱美食缘由何在,并非控制不了自己的味蕾,而是他们清澈的眼光停留在了食物上,用这种方式对待枯燥无味的日常。

《舌尖上的四川苍蝇馆子》读后感(七):一个好吃嘴的呼应

话说看到书名以后,我立即注意到四川和苍蝇馆这两个词。对四川的饭食,一说起来我简直停不下来。

一个人第一次旅游是成都,对成都杜甫草堂附近的糖油果子,伤心凉粉,文殊院旁的少城小餐,宽窄巷子跟前的无名肥肠面,以及青羊宫里面的斋饭,吃完以后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无法忘怀。每每有人问我去成都怎么样的时候,我都竭尽全力规劝:赶紧去,去得越早吃得越好!真的,成都人会生活懂美食是出了名的。

13年春节期间在阳朔做义工,认识一对来广西旅游的成都母女,和她们聊天的时候差点没把我腰笑断。其中的女儿参加过家门口超市举行的嗑瓜子比赛,并荣获四川省嗑瓜子比赛速度最快第一名,后来好像被贵州哪里的人给打败了。她们还告诉我,每到瓜果蔬菜上季时,超市每每会举行吃草莓比赛啦,吃西瓜比赛啦,吃猕猴桃比赛啦等等,无知而见识少的我被这奇怪的比赛惊得一愣一愣的。

最好笑的是,她们在我询问成都好吃的苍蝇馆后告诉我,在春熙路还是哪里有一家小店生意超级好,有一次她们去吃饭的时候,看到桌子附近站着形形 *** 的人,有人衣冠楚楚,有人西装革履,也有人衣着褴褛,他们默默站在吃饭的食客桌子一旁,一旦客人们吃好离席,他们立即冲上前去吃剩菜剩饭!这是什么鬼?我当时和我的眼珠都惊呆了,亏的母亲生我的时候给了一副不大的眼睛,否则我的眼珠子一定会脱框而出。我们热烈的讨论了这些人为何这么做却丝毫没有头绪,只能悻悻然睡了,后来一直想询问知情人,却又一直没机会。记得她们还说,那家生意超级好,好到每年老板娘都会带着员工公费出国旅游,12年去的是马尔代夫!我们好像都对此表示了羡慕嫉妒恨,并隔空表示老板娘请收我当服务员吧。

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成都人一直都是会生活的美食家。读作者吴鸿这本书,更让我了解了成都乃至附近那些不为普通人知的苍蝇馆,这本书可以当得起是一本介绍好吃食的地图册,但更多的,是每一家苍蝇馆特色的介绍,以及串联在这些食馆之间作者对美食的情谊。

正如美食家袁廷栋所言,真正的美食家要“知味”,知道的是难以被语言所形容的,只有眼观,鼻嗅,舌尝,口感,继而心领神会的综合的美感。也许有人认为只有高大上的米其林五星级的酒店才能有这种无上的美感。但是这本书恰恰讲了那些世俗的,好像上不得大台面的苍蝇馆。平淡朴实而又富含四川当地语言语气词,每次看到像“要的”之类的就忍不住会想到那些短小精悍而做做饭好吃的四川人来。在作者眼中,这些门面不大的苍蝇馆老板们大凡为了生存而拼搏,必须竭尽全力钻研出美味以留住顾客,是以,馆子虽小美味却不少。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也许终其一生也很难吃到所谓的五星级酒店。而我们的生活却是大多数与这些普通的苍蝇馆打交道,味道好不好吃,老板用没用心,一吃即吃的出来,不用别人过多点评。大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成都好吃客的眼光更是如此。而作为其中的老饕,作者写出的这些馆子,更是经过大家无声的评判。

对书中所提的肥肠酸辣粉啦,卤菜冒菜啦,江油肥肠啦,罗鸡肉,豆腐皮啦,看的我口水忍不住滴滴答答的,寒冷的冬夜看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美食,真是看的人不能自己。据说西安通往成都的高铁很快就开通了,到时候只需要四个小时,周末就可以去成都大吃一通,到时候一定要把书中提及的馆子一家家吃过去。对了,书的最后竟然还贴心的列了成都苍蝇馆50强,只能说,成都人实在太实在太会生活了。